欢迎访问北京强企知识产权研究院!
媒体报道
为希望的田野注入生机活力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日期:2022/03/17 浏览量:348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如何让14亿多人端牢“饭碗”,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振兴如何发力?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从知识产权角度带来了解决方案。

握紧种业“芯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时的这一重要论述引发代表委员广泛共鸣。大家表示,要想端牢饭碗,既要“藏粮于地”,稳产保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牢牢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也要“藏粮于技”,为农业注入科技新动能,提高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乡村振兴离不开种业创新。“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但也是种子需求大国。”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经调研发现,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当前存在多个问题,比如,种子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数量较少;原创性种质资源相对稀缺,品种同质化问题仍然存在;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有效协作;科研育种人才支撑力度不够等。

“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当务之急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张兆安建议,我国应加大优质种子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制度体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农业基础研究技术体系,强化对关键种子研发的扶持,着力攻克关键种子的培育难题。同时,在不断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种子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一些重要种子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认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将直接激励种业研发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促进更多种业创新成果产生。这也将进一步带动粮食品质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村文化风貌改变和生态环境改善。

“当前,基层一线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待加强,选育新品种商标侵权、种子被套牌模仿、派生品种难以界定、新品种知识产权权属不清晰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吴德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开展更大范围的科普教育,形成新品种从选育到保护的基本规范,让创新者既有保护意识又有保护规范,让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作用充分、高效释放。

擦亮“金字招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对此,部分代表委员提出,延长产业链条、筑牢兜底保障等是及时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的有力举措。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表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包括产业化程度不高,缺少精深加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滞后;缺乏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农业企业“重生产、轻品牌”的现象普遍存在,现有农产品品牌数量不多;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后;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缺少集农产品生产、创意、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等。

对此,卢玉胜建议,要鼓励农业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创建企业自主品牌,培育优质品牌;地方政府要出台农业品牌的奖励政策,鼓励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销售等标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快培养一批农业领军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区域内农户实现增产增收;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农商综合体等不同类型的综合体,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品牌力量,才能将一个产业真正经营起来。”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岩博村党委书记、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向记者举例,贵州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文化,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带领贵州品牌走向全国各地。比如有着“维C之王”美誉的龙里刺梨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作为致富增收产业在贵州省进行大面积种植。目前,贵州省的刺梨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还自主研发了果脯、饮料、原浆等系列产品。但刺梨系列产品主打市场以贵州为主,在其他省市仍面临知名度不高、销量不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打响名号。

余留芬建议,应对龙里刺梨这类当地特色产业进行大力扶持,重点打造,重点推送。其中,当地企业应进行思考和总结,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当地政府应重点结合产业与农业,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为抓手,开拓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第三产业,同时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可鉴”的示范点,将经验成熟、经营模式完善的村级建设推广到更多乡村中,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冯飞 吴珂)

010-5729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