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强企知识产权研究院!
美国专利证券化实践及对中国专利证劵化路径研讨会笔录
来源: 日期:2018/05/18 浏览量:3160

美国专利证券化实践及对中国专利证劵化路径研讨会笔录

 

殷建文博士:我们广东博士科技同时也在做一个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孵化圈,经验海这些平台其实未来可以打造成知识产权交流及交易的平台,甚至是教育的平台,这个我们有机会再来深入探讨。我基本上从这几个方面做一个分享,一个是整个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背景,或者从知识产权运营背景,然后我个人背景,第三个可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对美国知识产权运营做个小结,从知识产权运营的角度来讲知识产权的证券化。其实证券化更多是讲运营,有一些公司正是因为做知识产权运营的成功,最终成为上市公司。但是完全从知识产权证券化本身角度,并没有很成功的案例,但这是发展一个方向。下面就会讲到我个人一些想法,关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结构,上升结构,以及核心怎么打造专利包,行业专利池的建设,我们跟刘(翰伦)总也有一些交流,很多理念上非常一致,正在做一些事情,然后知识产权证券化就是赵(伟)总会谈到区块链方面,中链科技也做区块链,怎么样用知识产权做背书的数字资产,因为虚拟货币是没有任何资产做背书的,然后IPBS概念怎么提出,怎么运作,知识产权运营,最后是我个人 一些资源分享,这么多年在知识产权这个圈子里面打拼、两面跑,接触方方面面资源,我们今天这个交流主题非常好,希望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吧,不敢称专家,但是我们一起来探索,因为知识产权我们回来做事儿,包括我想刘(翰伦)总我们很多朋友来中国大陆这边做事情实际上是一种情怀,真正把我们在国际上知识产权理念跟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找出一条适合我们中国发展道路。那我觉得比如说我们最近出现的中美贸易战,中信通讯的芯片问题,其实在芯片这个方面不可能弯道超车的,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没有整个行业打造很难做到。但是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可以做到弯道超车,如果我们走得对的话,不需要走那些多弯路,不一定非要仿照美国的做法,我们在交流过程中会谈到。

晋刚老师很有才华,马律师文才非常利害,我附庸风雅,是8号春节那一天,我在创业过程中一些体会,我简单念一下这个词。

《念奴娇·创新之路》

灵感

创新创业有感,附庸风雅,信手拈来,随感而发,韵律全无,心路尤在,于2018年新春之际,一挥而就。

2018.2.8

 

知识产权,

专利库,

未来创新之路。

 

数字货币,

区块链,

世界争相投入。

 

乱象丛生,千币横空,卷起金融风。

 

商海如潮,一时多少创客。

 

遥想苹果当年,小乔初出道,雄姿英发。

 

初学之心,探索中,引领创新之风。

 

天马行空,虚拟与现实,任我纵横。

 

创业如梦,成败皆在途中。

 

我有一个原创说法,区块链3.0就是将虚拟照进现实,是将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高生产力。我们把重新布局区块链的应用,把虚拟照进现实,知识产权证券化正是将区块链用于知识产权的一个很好的案例,赵(伟)总也会讲更多。创业如梦,成败皆在途中。其实到我们这个年龄来创业还是一种情怀的。上面这首词是我一种抒情,但是也把知识产权,专利库,数字货币,区块链以及币圈乱象,以及我们未来3.0的走向做了一个总结,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做为分享的一个开篇。

项目背景,有几个趋势,整个知识产权发展趋势这个大家都是圈内的人,都很了解,可能有很多人比我更资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年法律工作。而我个人,我的背景,下面会谈到,我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是计算机博士,在南京大学读了计算机本科硕士,到美国读的计算机博士。在我的工作当中参与并领导了多项计算机系统管理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时也是一个发明人,我有2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也曾是戴尔专利委员会的成员,既从发明人的角度去发明,同时也审核别人的发明,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积累很多经验。大家知道,在专利方面欧洲、美国曾经非常领先,中国是2014年、2015年我们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美国,是第一名,是非常好的事情。当然国家为了达到这一点做了很多政策支持,写专利甚至会有很多资金支持,这个是一个双刃剑,好处是我们确实让全民意识到专利重要性,但是也导致了专利质量下滑。

第二个我讲专利平民化的趋势,其实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对专利,不管目的是什么,确实很重视这个东西,是非常好的事情,围绕专业的企业并购逐年增加,这在美国非常典型的。我们举几个比较大的案例,比如说当年的比较早的谷歌收购摩托罗拉,120亿美金,然后把其中一部分卖给了联想,20亿美金,这其实看上去是企业并购,但是实际上主要是知识产权的并购,当时它有14000多件专利,这是背后的一些故事。那么前段时间发生半导体界最大收购案,我去年在拉斯维加斯CEA展会上面有一个分享,我当时有一个说法,因为我是德州首府的奥斯汀,我们奥斯汀在美国叫硅丘,也是一个发明创造非常发达城市,而且是美国最适合居住城市第一名。我当时分享是说,其实知识产权界的,或者是高科技界很多恩怨情仇跟我们奥斯汀都有不可密切的关系。前面提到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摩托罗拉主要部门在我们奥斯汀。最近发生半导体界最大收购案是NXP收购高通,高通收购了FreescaleFreescale就在我们奥斯汀,还有前端时候发生的戴尔跟EMC的并购,戴尔总部也在奥斯汀。所以很多跟我们那边有关联,我们正好在这个城市,了解很多,所以围绕专利并购逐年增加,当然国家对知识产权非常重视,各地都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还有新的基金成立,非常好,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大家都明白,每个城市都有成果转化中心,但是真正成果转化率却非常低。我们有很多创新基金形成,都是十亿、二十亿,但是那个钱真正用在知识产权非常少,我也接触了非常多这样的基金。这个就是我们探讨怎么引导基金真正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起到作用,不只是名义上,是我们可以探讨的。大家知道北京、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对于整个行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然后一些痛点和机遇,从专利本身的纂写,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在最早回来做知识产权的时候,我想做三件事儿,当时想去杭州去立项,做三件什么事儿呢?

一、专利自动生成,专利实际上是一个八股文,知识产权律师都知道,专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话,把一个技术文档翻译成专利可以自动完成,70%的工作量;

二、专利自动匹配,如果我们拥有专利,哪些企业会需要它,那些企业可能会侵权,这个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到。

反过来如果我们说有公司需要哪方面专利,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关专利,这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概念,我在美国合作公司前两年在做这方面工作。

三、是专利自动评估,其实大家都知道,知识产权证券化最大问题是评估,怎么做评估,我们下面会聊到。其实专利评估也是可以做到某种程度上自动化,这个不是今天主题,只是顺便讲一讲。

所以专利生成过程很复杂,专利价值评估很复杂,专利交易自动化和市场化难,其实现在中国专利交易市场并没有真正形成,我们怎么样培育这个市场,这是大家共同责任,包括有一些基金现在在做引导这方面工作,我们怎么样共同完成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就是专利运营人才匮乏,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咱们群里有很多律师朋友,我认为中国并不缺乏知识产权界的律师,因为有大量知识产权律师,当然双证律师会少一些,但是我认为中国真正缺乏是真正意义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它需要什么特征呢?我们国内叫做技术经纪人,我其实不是很认同这种提法,技术经纪人的提法有点像掮客,把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人才档次拉低了,我认为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必须有强大的专业知识,有非常好的项目管理经验,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融合各方面资源真正做到知识产权成果转移和交易,还要国际化的视野,这个非常难。我觉得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这是一个层面的。

第二个层面未来中国企业可能需要的,每个企业都有CEO,首席执行官,有CTO首席技术官,有CIO首席信息官,我认为未来还需要有CIO,就是Chief  Innovation  Officer,就是首席创意官,大企业应该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他是比一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人才更高一个级别,我们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有了大量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CIO,那么我们中国创新才能真正走向,打下坚实基础,这当然需要很长时间培育。

那么知识产权证券化其他法律风险这个我引用应该是2002年的论文,当时晋刚老师跟我谈的时候,我专门找了一些资料,在2002年的时候有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一个论文,就是谈知识产权证券化,他当时就提出几个相关风险,包括破产风险啊,产权所有权转移风险,比如说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在下面讲的过程中会考虑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是免费使用这些知识产权,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法规的不确定性,我们待会儿讲到正式产权证券化的思路,其实它有很多法律风险,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知识产权证券法一些注册,其实各个国家都有这些挑战。赵总讲到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探讨,我会把这个砖头先抛出来。

这是我当时自己,曾经早期讲双创,大众创业、全民创新,我的解读是这样的,这个三角形可以看到上面是发明者,科研院校,左边是企业、知识产权转化盈利的点,右边是机构投资者,中间是知识产权运营,把它串起来。我个人觉得在一级市场我们以发明者为核心,以机构投资者作为催化剂,以企业为孵化器,通过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为专利交易、授权、投资者带来效益,为发明人带来收益,同时我以企业提高效益和生产力。那么在二级市场就可以引进大众投资者,如果把标的上市,在二级市场以及大众投资者形成知识产权投资生态系统,真正达到全民参与。我个人理解并不是全民都是会创业创新的,我也不赞同大学生们一起创业,但是如果形成这样的生态系统,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一个环节,我认为才是双创的思路和走向。

下面谈到我个人背景,我刚才其实也谈到了,我是南京大学的计算机本科和硕士,在中国做了三年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也算比较了解的,就是中国很多大的水电厂、变电站的控制系统是我们当时做的,这家公司在中国也很有名,叫做南京自动化研究院,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半壁江山,现在也是非常大的公司,我不照这个读了。然后我去美国读计算机博士,专业方向是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从美国Texas A&M 大学博士毕业,然后就去戴尔工作,在戴尔过程当中参与了很多国际标准制订。我认为知识产权最高境界就是国际标准。比如说高通有很多4G5G国际标准,才有领导地位,再向下就是所谓的专利。所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对整个国际标准形成过程,以及推广美国有非常完善的机制,那么咱们中国可能从这个高度解决所谓的领先地位,也可以将来思考怎么解决中美贸易战这方面的问题。当然我在戴尔也写很多专利,我刚才提到了,我是戴尔专利委员会的成员,也获得一些知识产权创新方面的奖项,这方面我跟中链科技交流的时候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方向,怎么样有一定的策略来刺激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创新过程当中,这个在美国大公司里面有非常好的机制,我认为值得借鉴。这是我当时在戴尔,我们两位高级副总发奖当时算是创新里程碑奖,在戴尔一年一度大奖,中间那个是Michael Dell,是一年一度的聚会。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各个国家的人参与创新,这样的公司能发展跟这个非常有关系。

这一页是今天的重点,我尽量去扩展一下,应该是说关于美国知识产权运营,我从运营角度谈知识产权证券化。我跟晋刚老师发的文件里面有,不一定会讲,但是大家如果需要可以看看那篇论文,2002年由斯坦福法学院发表的一篇论文,是关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论文。也就是在2002年其实就开始探讨这个东西,但是至今没有什么成功的案例。

第二个我想提到美国SBIRSTTR,我上次分享的时候提到这个。SBIR是叫做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它有专门的基金。STTR叫做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美国的各大部门合作,应该是5大部门合作,我有一篇PDF到时候晋刚老师分享一下,讲到这个基金是怎么回事,我们可能很多朋友也了解。这个基金的话是由美国几大部门,比如说美国的NASA、美国的国防部、美国的能源部等几大部委出钱支持创新,它的特点在什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是现在是24亿美金,然后还有7700万由一些小的部委,如农业部提供的资金这个资金非常厉害地方在于,它规定在第一轮建议提供的时候,它建议这个钱在SBIR规定说这个钱可以用在学校和初创企业合作,STTR就非常明确规定说你这个钱申请一定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至少30%用在学校,至少40%是用在企业,是联合申请的。它厉害在 什么地方呢?它的创新是有导向的,是美国政府用于促进技术创新,以及商业化运作转向基金,这个在我们中国没有。每个部委出了钱,会提出要求,我们今年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会提出建议,这样大家写建议书的时候就按照这个写,这个钱比如说他们第一轮拿了10万美金,6个月做研发。在中国研发无序的,它就解决研发无序性的问题,按照导向做研发。这样的话经过一轮6个月的研究以后成果再去申请70万到100万的美金,这个钱足以使一个企业启动起来。所以SBIRSTTR是美国创新非常大的一个原动力。造成大量研究和小企业创新,我认为非常厉害,咱们中国现在没有,地方政府各项基金钱并不少,但是我前面讲了它并没有做这个用途,这是我觉得咱们可以探讨的,怎么让咱们国家引导基金真正做到知识产权基金作用,如果能做到的话,就是非常厉害的,当然我们可以从民间运作,我觉得这块我非常认可,美国这种做法,可以整体化的刺激发明,而且使发明一开始就是落地发明,而不是为了发明而发明。

下面讲到一些模式,大家都很了解,也许比我更了解,高智,这家公司创建的时候两个微软高管创建,找了很多人投了大量资金,他们搞很多专利目的实际上就是诉讼。对于高智,我其实不认可他的模式,但是我认为高智培养了很多人,而且它是当时时代产物。如果没有大量知识产权诉讼,美国知识产权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保护,这是双刃剑,现在美国在改变法律,不停改变,使得专利诉讼赚钱越来越难了,这是一种模式。

第二种模式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高通模式,刚才提到Qualcomm这家公司,他们其实是一个,高智公司不是一个NPENPE传统意义上他们不生产,只是做专利诉讼,他们其实有大量专利,浪费了很多钱。我在美国合作公司,每年美国大公司会有大量的专利交给我们处理,因为他们有很多专利,对自身没多大价值,而且又不能用来打官司,其实它们还是比较有价值挖掘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高通模式,在产业化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专利,甚至有很多是标准专利,它的收费模式不完全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授权,它认为很多东西都融为自己芯片里面去,它通过芯片赚钱,这个公司我非常认可,而且它有50%以上的赚钱通过知识产权,而且也收购很多公司。其实美国有很多公司会这么做,他们会在某一个专业行业里面做很多事儿,把专利开发出来,开发到一定程度他们历史使命就完成,高通会把他们买断,或者跟它联合授权,把它嵌入到他们真正产品里面。

RBX模式这个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从知识产权证券化角度是比较成功的,他们其中有一些人是从高智出来的,就发现高智模式太凶猛了,不可以忍受,不够柔和。所以RPX模式是保护模式,是以保险方式。你如果成为我的会员,我就会保护你。当我在市面上看到有专利出现,可能被NPE买去跟你打官司,我可能高价收购,他做很多这方面工作,这个公司是上市公司,5亿美金左右盘子,我前天查了一下,当然它现在还是亏本,因为知识产权赚钱还是不容易。当然还有IPXI,今天晋刚老师在微信群里有一些分享,我觉得非常好,它这个模式有一点象我们现在想做专利池,我下面会提到。但是这家公司非常遗憾的是它这种模式在美国不行,公司股票现在是5分钱或者是5厘钱,但是模式如果结合中国状况,我认为能行得通,我们到时候再谈。

下面那个叫Dominion Harbor, 我现在提到很多方面,其实很多我跟他们公司管理层都有直接交流的,所以说有一些亲身体会。Ideal Asset 这家公司是我刚刚从戴尔出来合作公司,这家公司2016年被Dominion Harbor收购,这家公司在过去十几年流水什么做到十几亿美元,就是知识产权运营,他也是NPE,但是它没有高智那么凶猛的做法的,它还是比较柔和的,通过诉讼最后达成和解的模式,他们做到十几亿美金的规模。比如说它最近收购索尼的照相机,索尼现在不行了,我把你的专利都收回来,有一些谈好的授权会继承下来,一些新的授权会去达成。它马上可能会来中国。我觉得这个模式相对可行方式,Ocean Tomo 这家公司大家应该知道,是上海新诤信公司投资了它,占有很大股权,我跟它的一个董事会副主席,Dean Becker 有过交流,他是犹太人,很会做生意,他真正赚钱还是收购专利包,然后背后打官司,因为NPE很多东西不方便分享的,很多官司都是悄悄打,刘总可能知道,你做NPE大家都不想拿自己的公司去打,都是成立影子公司做,其实在这块没有太多分享。

那么知识产权从证券化这个角度讲,我从这个角度刚才回顾一下,2002年就开始探讨了,但是真正知识产权证券化并没有太多成功案例,只能像刚才讲的RPX模式,他们是以知识产权为主体做成上市方式。我们待会儿在我介绍个人想法的时候,我们再做一些深入探讨,没有什么很多成功模式,但是失败的教训确实也给我们一些启发,我觉得。比如说高智模式,这种模式现在可能觉得,我们国内也有一些NPE做这个事儿,按照它这个模式,我认为需要学习、不可取,完全照他的模式做,这已经被证明了,目前在美国不成功的,当然也是当时需要的,我们可能也有这个过程。比如说IPXI模式,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我的一些理念跟他们有一些比较共同的地方,我们再来探讨。那么Dominion Harbor这种模式我们国内很多律所,包括像上海新诤信做的模式跟他们有点像。高通模式像华为和中信就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当然高通通过知识产权是赚钱的,50%以上营收来自于知识产权。但是华为前年每年是3亿美金净支出,它其实也授权给别人收费,但是还是净支出的。从这个角度讲,证券化是一个大的课题,但是我是从知识产权运营角度,我们来探讨,我们下面再来交流,这是美国的状况。我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核心,我简单来讲一讲。

其实你说知识产权证券化,什么叫证券化?就是把技术资产、通过证券化方式让别人进行投资,甚至进入二级市场。我个人觉得,知识产权生态构建,从底层讲是以小规模的地方资金,或者小规模重视资金为基础一些创新及专利包的构件,这个我们待会儿来具体探讨。从中层的话,以专利包为基础,专利池的构建,我有一个概念叫知识产权众筹,这个我稍微讲一下什么叫知识产权众筹呢?在国内合作的时候,我走访很多大学,西南交大、川大,还有很多其他学校,就出现什么问题呢?老师们为了得到升职他必须像文章一样申请专利,国家有补贴,拿到钱以后,专利批下来以后,有几种可能性。一个专利本身就没有价值,另外专利有价值,但是因为这个属于是学校的,他也没有办法自己盈利,所以也不愿意再去交钱去维护了,就浪费掉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很多大学规定这样的成果转化不能便宜卖的,20003000卖不行。前段时间清华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老师成果转化为了这个事儿进了监狱了,非常轰动的,我们群里面也有分享的。比如说一个学校一件专利被公司100万收购,是非常轰动一件事儿,你的专利卖了100万很开心。如果过一段时间我们运营团队说经过我们包装以后,把它卖了1000万,这时候这个老师会有麻烦的,说为什么你这么便宜这个专利卖掉,这个是非常矛盾的事儿,在中国是有问题的,而在美国这样的事情出现是非常正常的商业行为。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叫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当我在跟西南交大创新研究院、川大创新研究院以及他们其他部门交流,其实国家也在做改革,做切割,为了鼓励们老师创新,就做职务发明跟学校进行切割,这样使它能够做成果转化,这已经进了一步,慢慢会导向比较健康一种体制。但是我提专利众筹的概念,知识产权的众筹概念就是为了减轻知识产权流失问题,比如说马律师你服务的企业有很多专利,专利还是你的,专利所有权归你,但是你把专利运营权分给我们一个运营团队作为GP打理,你把专利经营权和所有权首先分离,第二个我们通过律师签订合作协议,你把经营权交给我们专利团队,我们完成专利运营,产生效益再跟你分红这种模式,这是所谓知识产权众筹。这种模式把运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流失的顾虑会小很多。实在不行到时候把经营权再还回去,反正专利还是你的,并没有转换专利权人,这个是很好的探讨,我认为是比较好的模式在初始阶段建立专利池的相对比较便宜的方式,当然我后面还有更深入的探讨。

那么高层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基于知识产权货币、股份发行,或盈利分成系统,所谓IPBS。这个我先抛砖引玉,等一下我们赵总会更深入探讨。IPBS什么概念呢?我去年打算做这一件事儿,后来中国政府一刀切,因为币圈很乱,非常乱,所以一刀切,也阻碍了一些发展。当时想法是这样的,假设在人工智能这个行业里面做专利池,我现在没有这个专利,也没有钱怎么办?我是否可以发行一个IPBS,就是IP Backed Security,我这个也许你可以认为是数字资产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币,但是它是有背书的,假设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价值10个亿的人工智能专利池,我去发行这样币,用筹到的钱,可以联合开发专利、可以申请专利,也可以购买专利。那么购买专利建成一定的专利一池以后就可以运营产生效益,产生效益就跟投资人分红。至于说是不是要做成数字货币形式我们再探讨。因为如果10个亿专利池建成,在我们AI领域里面应该起到一定地位。比如说把所有专利分析起来,如果我们有价值10个亿的专利池,也可能占到5%10%、甚至20%的分量,也就是说做人工智能就需要用到我们专利池中的专利,我们再谈收费的问题。你赚了钱之后你可以做各种利益分配,你可以分红,你可以用这个钱回购,这个时候真正的证券交易。当然ICO在中国不能做了,这就是我们可能跟海南省要谈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行在海南推行IPBS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做真正技术交易,我们可以融资,当然这个群里面提到一些问题,我们再来探讨这些问题怎么回答。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办法,有点类似新三板,实际上我们新三板搞得是不成功的,我想说,咱们上海有上交所、深圳有深交所,北京搞了新三板不是很成功,那么你海南敢不敢搞一个海交所,就是真正的技术产权交易所,就是以这种模式,当然这只是一种探讨,但是敢于这样想的话,也许就离成功近了一步了。

那么所有这些城市关联核心知识产权运营,只有通过运营才能产生效益。这个简单讲了一下专利包构件,以发明人为核心的资金众筹,你可以是公益众筹,比如说我们大学生创业,他想写专利没钱,我们就花点钱支持他一下,并不求回报,这就是公益众筹。产品众筹是什么众筹呢?企业投资换取成果授权,我现在先投资,将来产生成果你给我授权使用,这两个在任何国家做都比较容易,首先投资金额比较小、额度比较小,没有明确限制。第三个就是股权众筹,每个国家都有限制,中国股权限制是200人以下,199个人,如果超过了就是属于非法融资。我当时开玩笑讲这个可能是咱们管理层的拍脑袋说,如果超过200人,闹起来事儿我们压不住。那么美国是(我没记错的话)不超过100万美元,且对投资人的资格(比如收入等)有要求,投资参与股权,这是股权众筹。所以股权众筹为什么每个国家限制量比较大呢?因为投资量比较大,一般股权众筹最起码是1万、10万,如果损失之后对投资人有一定的伤害的,他们可能会闹事情的。所以股权众筹对每一个国家限制比较严,那能不能做这个事儿呢?我们可以多个层面探讨这件事。还有混合型的众筹,你把这几种模式混合起来,它的模式是通过资金支持发明人最后产生专利,我们下面还有更深入探讨。

就是以发明人为核心的,地方政府、或者院校、研究机构一些小规模资金也可以参与到这里面来,它的资金量不需要很大。那么有行业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发布需求,刚才讲的我们可能还要形成一种行业,不是让发明变得很乱,我们可能有引导那些方向专利,比如说刘总AI专利池,我们方向就是AI,比如我们上海做了轨道交通的专利池,那就是轨道交通,比如说智慧运维。昨天我跟中国电力系统一个专利服务公司谈,智能电网,现在做微电网,分布式发电,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如果有行业引导,我们提出一个方向,并且行业有资金支持,使我们发明更有导向型,不会形成无序,这个是很需要的。由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帮助发明人把控方向。现在专利运营各位律师朋友们,律所都在做,其实你手上有一些专利你会说我有需求会帮你完成对接,但是这种事情不能形成规模化,因为利用信息不对称。我们现在需要规模化的专利运营,当专利运营达到规模化,同时专利交易市场形成之后,才能谈证券化,这是要分两步走的。

专利池的构建,我们要以特定行业为背景,比如说太阳能、医疗器械、人工智能、轨道交通、AR/VR,智能电网等等,以行业为背景构架专利池,我们选的方向必须是比较大的方向,太小众的方向形不成规模,你很难做下去。如果以这个方向构建行业专利池,我们前面提到以发明人为核心的专利,可以经过第三方评估,根据估值进行专利池。这个有一个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一级市场,因为我们要建立专利池,有固定的想法,有很多资金投资人说我们不是需要资金,是需要专利投入。这是促进他们和小的发明人之间进行交易,他们进行交易之后,就把前端市场盘活,如果能够盘活,那么前端的市场,在知识产权形成初级阶段形成一个市场,那么其实对我们后面做的证券化很有帮助,然后我们再做专利池的建设。也可以有专利并购基金,其实我们现在的基金如果真的想知识产权基金方面发展,可以建真正知识产权基金,完成前期的并购以及推出,然后经过第三方评估进入专利池,我们再来做专利池的运营。我跟很多企业在谈说,美国有很多公司,每年有大量公司倒闭,不代表技术没有优势,而是运营,或者理念在美国不合适,因为在美国运营公司成本很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收购它的专利,而且现在是收购专利好时机。但是中国公司到美国收购专利,以前很难,现在就格外难,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需要相应的美元基金直接在美国收购孵化,当然这是另外话题,我们等一下可以深入探讨。

专利合理重新评估,你专利池构件必须让别人进入也可以退出,选择不跟你玩儿了,你怎么退出,你要有比较合理的机制,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专利池只接受由指定的第三方评估通过专利,我们自己不能做裁判员又那个,一定是有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我们来做运作。

IPBS刚才提到就是以知识产权作背书的证券发行,这块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如果没有IPBS概念,前期小规模、政府、学校科研基金、众筹基金或者大基金建的专利,进入专利没有好的退出机制,无非就是说我们赚了钱去分红,或者是我们这个专利池最后被一个非常大的企业收购,它才能真正退出,否则没有退出机制。但是我们有了IPBS概念以后,我们对于直接参加专利池的投资,我们可以通过以区块链的核心IPBS发行,根据估值发给相应的IPBS,过后的话,我们可以作为股权凭证,如果ICO将来中国开放,就可以交易,这个有现成的交易平台,如果没有我们就可以做使用权的预售,知识产权的预售权,这有多种方式我们再去探讨。

交易系统就不多谈了,因为交易系统你可以认为就是一个技术交易市场,比如海南我们要做这个,或者是以前虚拟资产交易市场,我们实际上是,我们不是虚拟资产,我们是ABS的一种,是IPBS,跟知识产权不一样,但是交易市场很多是现成的。也许配合海南政策,将来就搞一个真正的技术交易所。

知识产权运营做好了,下一步才是真正证券化,你不把运营、不把市场做起来,证券化是空中楼阁做不起来。我们如果把知识产权运营,大规模市场形成以后,证券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布局。知识产权运营包括前面提到专利包和专利池的构建,必须盈利才能盘活整个知识产权生态链,其实现在最难点我们有了专利怎么盈利呢?我在上海接触过这样的公司,他们投资2000多万,专门做5G专利布局,因为当时5G还没出来,2000多万花了1000多万搞了300多个专利,当时想5G专利搞出来我一定能赚钱。等1000万花出去的时候,开始考虑怎么赚钱。

那么知识产权运营我觉得主要是几个方面,手段主要包括成果转化,这是中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其实成果转化效率比较低,有几个方面原因:一个是专利质量不高,第二个其实有很多信息的缺失,大家应该知道,专利的成果转化不是简单把一个专利证书转化就可以了,需要背后很多资源,比如说当时专利怎么形成,背后那些怎么做,其实有很多东西在申请专利过程当中会丢失。当你看一件专利的时候,你不理解背后这些东西,一个真正成果转化,不光是专利的授权,其实要把很多背后东西,一般来说我们跟美国做的,大部分做的转化,第一把你所谓专利授权给我,这是一笔费用,附带我们的专家会你指导,让你完成这些专利成果转化,这是另外一笔费用,单独谈的,把一些技术文档交底怎么做,这是整个成果转化过程。而现在国内成果转化。现在很多的专利交易是权证交易,为了申请高新企业我们有这个需求,咱们可以做一些专利买卖。当然很多人非常反感的,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过程,确实也需要,因为专利买卖需要激活,但是不能以它为主要的方向。如果我们的专利交易完全停留在权证层面交易就没有意义,权证层面交易是需要,但是真正成果转化那才是真正专利价值的体现。

当然这块我也顺便说一下,跟晋刚老师交流说我们现在做所谓高价值专利培育,我认为这个很需要、很值得,但是不能走极端。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也是同样道理,大家眼睛都会盯着高价值专利,如果咱们圈里面所有人都盯着高价值专利了,而不挖掘非高价值专利的价值,我觉得有点走偏了。高价值专利需要培养,在美国专利分析,我们认为50-60%专利是垃圾,完全没有实际作用。有5%专利是高价值专利,是非常有价值的。在美国曾经也多人挤破头都会瞄准那样的专利,刚才我提到logic patent就是这样,它的专利价值很高,一个官司打三年,打完了就是几个亿的赔偿,谁都愿意去做,我认为我们可以把目标瞄准在30%左右的专利,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个专利对世界500强的公司,有大量的专利,它是一个负资产,每年要续费,自己都搞不过来,我们会给他提供服务,我把所有专利拿出来分析,分析完了告诉他说哪些专利值得续费的、哪些不值得续费的,或者哪些有一定的价值,对它自己可能没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一些专利,有价值专利挖掘出来,对企业本身可能不会产生巨大经营效益,但是拿出来授权是可以有效益的,这块需要大量运作,我倒是觉得把我们很多业界朋友把眼光瞄准这样的专利,这才真正能发掘专利本身价值。如果再结合一些高价值的专利打包起来,形成专利池,我们假设专利池里有1000件专利,有5件是高价值的基础专利,然后有一半是有一定价值的专利,还有一些垃圾凑数的专利,那么你这个专利池才有价值,而且我个人觉得单个专利非常交易非常困难,怎么评估,怎么谈判完成交易,但是一个专利包的交易相对容易一些。在美国我们牵涉的很多专利交易,一般拿到专利标的不会简单谈专利买卖,我们会找到相应的、相关专利打一个包,甚至因为有一个比较重要专利我们采购一些相关专利,打一个包之后做交易,就会容易得多,很多的专利交易是这样完成的。

然后就是专利授权,还有专利诉讼应诉,这个在中国已经做得风声水起了,我苏州合作伙伴,他们在苏州做了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

然后是专利风险保险,像RPX模式。

然后是基于专利的无薪资产的抵押贷款。这块我下面有图,我参与一个项目,在咱们中关村立项的,叫中国专利银行,两年前立项的,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研究员周平座教授推动这件事。

专利运营需要专业一个综合团队,我们前面提到,项目管理的人员、行业专家、评估机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专利诉讼师、律师、专利无效律师以及投资人综合一个实体才能真正打造真正运营管理团队。而且我们群里面提到一个问题,这种标的物跟一般标的物区别在什么地方?最大特点是说你一个有形资产抵押贷款,这个有形资产抵押,只有在倒闭的时候拿出来拍卖,在抵押过程中你无法产生效益,而无形资产抵押有一个好处,比如说我们专利在谈的过程当中,你是否愿意把专利拿出来授权,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在抵押过程当中进行授权盈利,这样的话对于抵押人贷款利率可能会低一点。比如说你专利估值1个亿,那我贷款给你5000万,首先让你去投保,之后如果你愿意让我运营,我可以降低你的贷款利率,这里面有很多不同,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群里面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再来分析,其中有一些比较具体问题,就比如说怎么做评估,其实有一种做法有连带责任,评估不是简简单单找一个专家,他说你值一个亿,现在做法是说政府背书,我现在重点培育方向是医疗器械,这个企业我是重点扶持了,有政府背书,评估机构就敢评估了,说值1个亿,这个评估不实在的。真正商业机构评估,评估机构是收费的,你做了1个亿的评估,如果收了50万,如果将来出现问题你要有连带责任,这个评估就是商业化评估。当然我们以前探讨过的评估机构现在赚钱也不容易,但是他是否愿意这么做。但是如果你专业化评估给他收费很高,将来失败的时候,要有连带责任。这就说深了,我们当时在做专利银行的时候有很多这方面的探索。

专利成果转化需要各种参与方,发明人,企业作为孵化器,作为受众,相关的律师团队投资人,要一起来参与才能完成做专利成果转化,不是简简单单是一个技术经纪人能做的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基本上从整个生态圈做一个平台系统,平台不是今天的主题,就不多谈了。

最后我会做一些资源分享,这样的话会把更多时间留给大家讨论。

资源分享部分主要是我个人近几年在国内,国际知识产权,区块链技术方面的一些交流,其中不乏一些业内知名企业及大咖,这里不一一列出了。

这是就是资源分享,我认为也是今天分享一个目的,其实知识产权是非常大的市场,需要大家一起来整合资源、一起来共同推动,而且我们也需要很多政策支持,同底向上、从上往下同时进发,我也非常感谢晋刚老师有这么一个机会分享。

很多资源,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其实可以融合各方的资源共同探讨知识产权证券化,或者说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运营市场建设,然后再去走证券化道路。我个人的分享基本到这,非常感谢大家认真倾听,不敢自称专家,抛砖引玉,中间有很多都是个人心得,或者这几年的思考,以及个人得一些探索。

最后收尾也是一首词是我前端时间写的,

《相见欢.开心聚京城》

 

灵感

 

开心聚京城中,专家众。知识产权区块,恋东风。

 

相见欢,聊不完,豪情浓。但愿人生长聚,话题重。

大家都有创业豪情,都有推动一些大事儿的豪情,希望有机会咱们再去谈论这些话题,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老师分享,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想法,把区块链和证券化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而且把美国知识产权运营一些创新想法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感触很深。殷博士这个PPT,讲之前我们有一个沟通,我看了以后觉得跟我们开始设想有区别, 开始我希望他全面介绍一下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一些经验教训,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实际上美国包括世界上别的国家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并没有一个成功例子,都是失败教训,他觉得没法讲。他这方面资料收集很多,但觉得都是老生常谈。后来我们决定还是把话题集中到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意路径方面,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走出中国的独特路径。我们觉得,技术创新给知识产权证券化带来新的机会,区块链的机会。近期大家都在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请赵总给咱们讲一下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一些想法。

赵伟总经理:首先谢谢王院长介绍,刚才听了博士非常富有文才的分享,让我很有感染力,我也思考了很多。我其实是一个圈外人,我之前是做风险投资的,投了一些大学项目,有清华的、有中科院的,有北邮的,在投资过程中,跟知识产权局有一些互动,我们看这个项目的时候,会请我们知识产权局一些专家,和专利审查员对我们项目进行评估和探讨。我就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之前看一个项目,像老医一样望闻问切,看看这个企业财务报表,看看所处的行业和管理团队,看完之后还要跟管理团队人经过差不多两三个月沟通,中间也不乏到企业走访,甚至晚上故意拉他们一起喝酒,听听他们喝完酒之后的真话,其实还是想从各个侧面对这些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看这个企业到底怎么样。

后来呢因为我们投了很多硬科技类的项目,就请到专利局的专家,这个专家往那一坐用他习惯方式,跟企业聊天,聊天大概半个小时时间,我基本上能够把这个企业通过以前23个月看明白的时间,半个小时看明白,这个一点都不夸张,为什么呢?这些知识产权专家跟企业组研发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他们沟通模式是另外一种沟通模式,就是技术沟通模式,技术源头在哪里?你们在技术基础上做了哪些创新,你们在创新基础上,投入运营时候,增加那些效益,在这个沟通过程中,他们是不能说假话的,如果说了假话,整个过程,就不自恰了。我坐在一句话不用说,基本上把这个企业之前财务数据,它的包括一些订单,包括对市场预期,基本上就会回归到真实。那它这个技术是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那我们也能够评判。之前我们曾经在看到一些项目的时候,也请一些专家来,有时候专家很麻烦,你如果问到是他的技术研发方向,有可能是是他徒弟、或者徒子、徒孙,他说这个东西一定是好的。但是你问到不是他的研究方向,或者不是技术发展方向,就出问题了,他说这个东西肯定没有前途。我们有时候就发蒙了。因为什么?请的专家都是国内一流专家,但是对企业评判出现两个特别极端的评判方法。

但是我们专利审查员就不一样,我们知识产权专家从技术产生、技术的专利形成过程,和专利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影响,等于相当于用很科学一套方法做了一次对接、对话和陈述,经过几次之后,局里面领导就问我,赵总,我们其实国知局还有一些钱支持到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但是我们也头疼,有一个问题,两个亿发下去,发给20家,撒了胡椒面,一家一千万,有的会用的,不够用;不会用的这一千万趴在帐上起不到作用。他说赵总你能不能给我们想一个办法,能够把这个资金发挥出效应。我问了一下问题,可能从我们成立一些投资性企业、或者做一些孵化器都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局里面体制内,体制内一旦我们要是形成实体的话,那接下来问题就来了,谁是大股东啊?谁说得算啊?管理团队谁派啊,出了问题怎么办啊,出现一大堆问题。当时我跟领导说,既然咱们体制上有一些地方突破不了,咱们就从组织上创新。咱们其实可以用基金形式,把国家钱用起来。领导说好,你写一个方案,后来我写一个方案,递交上去,咱们申局长,包括局里的办公会,当时就批了,包括纪检组的组长也批了,几个领导都批了,对这个方案很支持,里面一个字都没有改,就按照这个方案实施。

实施之后我们成立了国内第一支知识产权股权基金,为什么叫股权基金呢?这个确实是国内第一,因为我们做了大量调研,接了局里面委托任务之后,我们很慎重,本来想把基金规模发得大一点,但是由于局里面领导那么重视,我们反而是把基金规模缩小一点,发了一个亿。但是虽然发了一个亿,但是当时影响比较大,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内主流媒体几乎全部报道了中国第一支知识产权股权基金。

为什么是股权基金呢?在运营基金里面国内是有的,像智谷,他想在移动终端设备做运营方式,背后有小米支持,但是后来这个基金运营还可以,被小米重新收回来,后来这些人又重新流回市场,做新的事情。

我们这个基金成立之后领导非常关注,我们也都非常卖力,都是我们基金投资调研组主要成员。我们这个基金就比别人多了一样东西,一般投资基金要做财务尽调,要业务尽调,要做法务尽调,从这几个方面看一个企业,后来我们又多出来一个知识产权尽调,对这个企业我们进行全方位知识产权方面审视,看它有没有这些创新点。知识产权尽调不是说这个企业有多少专利我们就投它,我们投的企业里面反而有23个一个专利都没有我们也投了它。比如说九天卫星,九天卫星是往天上发低轨卫星的,我们投这个企业的时候它一个专利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敢投它呢?我们发现国外有一个公司叫ONEWEB,这个公司投的时候25亿美金估值,我们投这个九天卫星的时候,我们就对整个产业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实在卫星领域,咱们中国很多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九天卫星成员又是大部分从体制内出来的,有五院,从科研院所出来的,这些人身上都带有常年沉淀下来的技术,只不过他们在体制内有的形成专利,有的没有形成专利,因为有的时候需要保密,有的时候没有形成专利。这个企业自身的来讲有创新能力,我们觉得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专利,而且估值比较低。别人看不懂,别人不敢投,我们说我们来投,我们是当时一拍板投了5000美金,其实就是两个多亿,23个亿人民币估值。我们是20171月份投的,现在已经估值13个亿翻了好几倍,企业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包括常委级的重视,因为要跟国外,无论是芯片高科技领域,包括卫星领域。

我们发现很多这种项目,还有一些汽车智能化的项目,我们投的领域,一下就拓得特别宽,为什么敢于拓宽呢?因为我们多了一个审慎的视角,这些专利审查员,和知识产权专家,包括我们去看项目,看项目我们之前是中医,望闻问切,他们一来变成 X光,把他们企业创新DNA都审视出来了。我们投的时候就特别大胆,我们现在跨的领域有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化,有小卫星,有卫星大数据,有高分子材料,有大数据融合,就特别多这种产业的跨度。以前大家知道在做投资的时候很难做这种跨度,大跨度投资,那经过一年时间,我们迅速把基金投完了。中间还有一些让我们欣慰和开心的事情。成立基金的时候,我们心里面也没有底,包括局里面领导也说我们知识产权在这里面能不能起作用啊?既然这么问,那我们就汇报。前两天又说起来了,他就特别开心,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投了其中一个项目,是做汽车智能化的东西。这个企业我临去之前,是跟清华汽车系李克强教授,他也是汽车系主任跟他一块吃饭,吃饭的时候他就描述未来智能汽车是怎么样,我去到深圳一看这个企业就是这样的公司,然后我们就投了。投了发现原来跟我们同时考察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公司,叫清华力合,清华力合追这个项目追了一年多,迟迟不敢投。后来我去了之后,你们已经签了TS保密协议,我们还能不能投?他说可以,你先投,我说挺好,我们就投了,我们投了1.25个亿,我们投进去一个月,第二个月立刻投进来,按照2个亿估值投进来。我投这个企业利润才80万人民币,我投完到2017年年底,已经是1000万纯利,到今年年底能翻到20003000万,开的年会也很开心,突然冲过来一个人跟我捧杯,赵总我很该感谢你。他说他是清华力合。我说你为什么感谢我?他说是这样,现在都是一家人了,都是股东了,因为你们不进来我们不敢进来。我们后来分享了知识产权尽调报告。

周局:赵总你为什么投,考虑的角度,从几个纬度考虑。

赵总:第一点,先说这个企业,刚才这个企业,当时准备考察这个企业的时候,跟专家沟通了,就是李克强教授,他说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就是这个方向,我去了那家企业一看这家企业就做技术研发,而这个技术研发主流发展方向又特别对,我在深圳就打电话给调查团队我说你先做一个知识产权简单调查报告,因为我们基金在投资之前有两层报告,一层是简单尽调,对企业简单定位做一个画像,调查团队就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说这个就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但是这家企业,专利数量也限,那我说未来发展方向里面,你能看出那些技术点,我下午跟他碰一碰,看能不能碰上。调查团队跟我说一些点,我们就针对他那些点,因为它当时做智能屏和智能驾驶,还有控制,我们对完这些点,发现这个企业确确实实扎扎实实干事情,流水额度不高,就是因为缺资金。很多人看不懂,不敢投,但是大量研发技术已经做好了,我们决定投。因为马上处在爆发临界点,确实是知识产权给予我投企业的信心,我上次跟周局沟通的时候,他说案例还是比较经典的。后来再跟领导汇报的时候,都说看来我们知识产权真的起了作用。这是我们做的中国第一支中国知识产权股权基金,目前来说这支基金在圈里面都还是比较,对评价还是可以的。

接下来我后来为什么,基金已经投完了,我们又打造了区块链公司,其实我们这个基金投得比较辛苦,为什么辛苦呢?我们之前看企业,一般募投管退,对一个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我们要有行业的投资安排,我就投这个行业,投完这个行业之后,我下游有在投后管理上有一些资源对接。但是这个股权基金就比较分散,我们在后期投后管理有难度,比方说我们投资企业有大概56家,其中包括九天卫星要申请100多项发明专利,我们帮他们申请专利,而且后期专利管理一系列的事情就出来了。我们想是不是能有一些方法和手段?第一把我们整个投资过程平台化。第二通过一个基金、一个投资团队去发现那么多项目,能力有限,我们能不能通过一种机制化东西,把高校、科研单位好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出来,是我们打造区块链公司原因。为什么用区块链呢?是我们在后期跟一些高校沟通过程中,发现知识产权像刚才博士讲的,它有三权问题,哪三权呢?权属不明,因为知识产权形成过程中,有一些是横向课题,有一些是纵向课题,有一些是教授自己申请,有一些在学校的,有很多产权看似是明的,但是事实上真正归属不明确。

第二权益不清,现在国家三令五申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给予老师一定主动性,但是这些东西下来之后也是一纸空文,行不成最终的执行力。为什么呢?因为刚才讲到,转化完之后,如果转化价格高,转化不出去,转化价格低,涉及国有资产流失,没有人敢做分配。有一些人做了分配,比方说三七分,分配之后,如果今年咱们一个专利卖了1000万,老师分走700万,明年这个钱一定分不下去,没有领导敢给这个教授再分了。因为大家科技成果大家是一个集体行为,奖励给每个人,后面会隐含一些矛盾。

另外一个执行不利,拿清华大学来讲,我是清华大学的,我们说自己的应该没问题。有知识产权办公室、有科技处、有产业研究院,有各个院系,知识产权在往外执行转化过程中,谁来拍板,谁有权利拍板,还只是流程化的东西。那些老师都是天天在做科研、做研发,你如果让他们做这些工作,它就不愿意做了,真正还是想去做科研,那这个工作其实应该有人做,有专业化的团队做,有一些体系做,我们就想打造这样的平台。为什么用区块链?因为区块链是最近比较火的技术,或者技术体系,或者技术思想,很多人说起区块链就比较发蒙,因为众说纷纭,瞎子摸象,对区块链描述有很多种解释。

其实也很简单, 区块联就是五大技术特点,分布式帐目、点对点的传输,加密机制,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这几点技术都很简单,不是说新创的技术,但是组合起来都比较厉害,比方说分布式帐目,本人手中都有帐目,然后有共识机制,这就能做确权,然后在这种分布帐目,是去中心化的,

010-57297529